学生管理
|
![]() |
德育实践
多措并举抓好思想政治教育 引领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关于“三全育人”整体格局下进一步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4
本文由学院党群工作部部长罗伟撰写,获得兰石集团“宣传思想工作”主题征文一等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做好青年工作发表重要论述,为抓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构建“三全育人”整体格局下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是职业院校面临的时代课题。现结合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就“三全育人”整体格局下如何进一步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浅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准确把握“为谁培养人”的正确政治方向。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神圣职责,也是职业院校亘古不变的初心使命。作为新时代职业院校,要始终把握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正确政治方向,严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生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常抓不懈,努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坚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厚植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视,真正认识到技术技能人才在实施技能强国战略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作为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自豪感,自觉把个人奋斗紧密融入兰石、融入甘肃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坚定信心跟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二、着力锻造政治素质过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主战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教必先强师,要想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具备一流的教职工队伍。作为职业院校,要想充分发挥好思政课教学作为立德树人“主战场”的作用,必先锻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因此,职业院校要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职工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发力,坚持内培外培相结合,通过集中培训、专题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觉悟,让思政课教师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榜样,成为践行新时代“四有”好教师标准的典范。让讲政治的老师讲政治,让理想信念坚定的老师讲理想信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坚持常规性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相结合,把每一节思政课讲深、讲透、讲到位,使思政课教学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战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认真落实课程思政工作要求,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会学生做事之前必先教会学生做人。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过硬的思想品德,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德技并修。因此,职业院校要在落实课程思政工作要求方面持续下功夫,要通过教学督导、教学检查等方式,督促专业课教师,不仅按照既定的授课大纲和培养计划,完成规定的专业课教学任务,还要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认真落实好课程思政工作要求,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把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紧密结合起来,把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伟大建党精神、抗疫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融入日常教学,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使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同步受到教育,同步得到提高。 四、持续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落实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责任人”责任。尽管职业院校都配备了专职思政课老师,也都设有专门的学生管理部门,但是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承担着“第一责任人”责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持续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中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班主任业务能力大赛等多种方式,着力锻造一支业务能力过硬、富有爱心且勇于担当负责和奉献的班主任队伍。让班主任老师在思想上不断提高对班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班级管理工作和日常授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完成日常授课任务的同时,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班级管理全过程,定期深入学生中间收集有关信息,密切关注学生生活和思想动态,通过“主题班会”等方式,定期开展时事政策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延伸到学生宿舍、操场等各区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指航灯”。 五、定期开展优秀校友“进校园”活动,以典型案例引领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好多优秀毕业生通过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有的成为劳动模范,有的成为工匠,有的获得了省市级“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企业的骨干。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坚持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进校园”,对学生开展“现身说法”,充分发挥好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专题讲座、专题报告、先进事迹分享等方式,让优秀毕业生给学弟学妹分享自己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分享自己奋斗成长的故事,分享一个个荣誉背后的艰辛与付出。通过接地气的语言、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案例,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只要肯付出,终究有回报”,近距离感受“师哥”“师姐”身上那种勇于吃苦、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向身边的先进典型看齐,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苦学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技能本领。 六、坚持网上网下同步发力,让正能量成为校园的“主旋律”。鉴于当前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状,扎实推进网络教育,定期举办文体活动,已经成为各大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且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应该把网络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作用,通过QQ、微信及各类软件、平台,定期发布时事政治以及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动态等信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在线学习、讨论;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定期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学习、竞赛活动、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并坚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积极传递校园正能量,增进团结,增强凝聚力。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活动,把学生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中“解救”出来,焕发学生学习热忱,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学习中去,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本领,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用老师坚定的信仰信念和实际行动,引领学生崇德向善、严守法纪,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