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
|
![]() |
德育实践
抓紧抓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关于“大思政”格局下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4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对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专门进行了部署,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为新时代党的教育事业、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描绘了宏伟蓝图。
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职业院校要时刻坚守职教报国初心,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多措并举抓紧抓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德技并修,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引领学生坚定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院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落地见效。现就“大思政”格局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谈几点思考: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准确把握“为谁培养人”的正确政治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业院校,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始终把握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正确政治方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努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坚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厚植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视,真正认识到技术技能人才在实施科教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过程中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自觉把青春奋斗紧密融入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不断增强技能成才信心,坚定走好技能报国之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二、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职业院校要紧扣时代脉搏,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指定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过硬,理论水平过硬的教师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按照人社部规定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把每一节思政课讲深、讲透、讲到位,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坚持常规性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小组研学相结合,使思政课内涵更加丰富、形势更加新颖,更易于学生接受,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作用,抓实抓好青少年人生“拔节孕穗期”的精心引导和栽培,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认真落实课程思政工作要求,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党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奋斗目标。职业院校要聚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神圣职责,认真落实课程思政工作要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每一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努力解决专业课教育和思政课教育“两张皮”问题,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坚持德技并修,通过教学督导、教学检查等方式,督促专业课教师,不仅按照既定的授课大纲和培养计划,完成规定的专业课教学任务,还要把德育教育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把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紧密结合起来,把信仰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以及职业素养融入日常教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使学生在思想道德、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同步受到教育,同步得到提高。 四、坚持不懈抓好“四史”学习教育,用党的红色血脉涵养学生。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接续奋斗中铸就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业院校,要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永远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大力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年学生特点出发,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学生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用党的红色血脉涵养青年,帮助广大学生早立志、立大志,引导广大学生在思想洗礼和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永远保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勤学专业理论知识,练就过硬技能本领,坚定走好技能报国之路。 五、不断加大党建带团建工作力度,着力构建多元一体思政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职业院校要聚焦“大思政课”建设的目标任务,不断加大党建带团建工作力度,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守正创新,着力构建多元一体思政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坚持督促、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学习平台加强自学,让学生自学成为一种习惯;坚持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先进典型事迹、形势政策、法治教育等内容,认真组织好“国旗下演讲”,让正能量成为校园“主旋律”;坚持利用“开学第一课”、重大纪念日以及大型会议活动,努力讲好“思政大课”,让“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成为新常态;坚持定期开展优秀校友“进校园”活动,讲好大国工匠故事、劳模故事,让榜样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坚持定期举办寓教于乐且富有时代特色的文体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活动,吸引、感染广大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职业院校应坚持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广大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努力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美好画卷! |
![]() |